
在全球餐饮市场的版图中,有一个奇特的现象:一家中餐连锁品牌,年赚数百亿,门店开遍全球,却宣称永不踏入中国市场,它就是熊猫快餐。
这个名字,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,或许有些陌生,但在美国它却家喻户晓,甚至成为了中餐的代名词之一。
熊猫快餐为何它能在快餐巨头林立的美国市场取得成功,却又坚决不进入中国呢?

诞生于美国的“中式快餐”
1983年,美籍华裔程正昌在美国加州创立了熊猫快餐,程正昌出身餐饮世家,其父亲曾是蒋介石的厨师,后举家迁往美国。
程正昌取得数学硕士学位后,却一心投身餐饮行业,他先是和家人开了一家名为“聚丰园”的中餐馆,但经营之路并不顺遂。

在不断摸索中,程正昌意识到,要想在美国市场取得成功,必须做出改变,当时的美国,快餐文化盛行,麦当劳、肯德基等快餐品牌已经深入人心。
程正昌决定将“聚丰园”转型为中式快餐店,并且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,不做华人生意,专门迎合美国人口味。

他开发了一系列酸甜微辣口味的菜品,比如招牌菜陈皮鸡,将脆皮鸡在甜辣的橘子汁锅里炒制而成,这道菜大受美国人欢迎,销售额一度占到店营收的30%以上。
此后,熊猫快餐又陆续推出了宫保鸡丁(“花生 + 蔬菜 + 红辣椒 + 鸡肉”版本)、黑蘑菇鸡肉、上海安格斯牛排(牛肉炒西兰花)等菜品。

这些菜品虽然名字带有中式元素,但口味和做法都与正宗中餐相去甚远,是为了迎合美国人口味而改良的“假中餐”。
而熊猫快餐之所以能够在美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,主要还归咎在公司的运营模式上。

标准化运营,成就扩张神话
为了实现快速扩张,熊猫快餐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标准化运营体系,在菜品制作上,SKU一直保持在20个左右,每一道菜的原料都由加工商统一制作。
配送公司送到各个分店,采用统一的复合调味料,后厨仅负责加热工作,以保证菜品标准统一,在管理方面,程正昌的妻子蒋佩琪,这位电子工程学博士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她自主研发出了“熊猫自动工作站”后台管理系统,这套系统让点餐变得简单,门店之间可互相分享信息,还能自动追踪库存、自动添购食材、控制资产和厨余浪费问题。
靠着这套标准化和数字化管理系统,熊猫快餐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,降低了运营成本,凭借着独特的菜品定位和高效的运营模式,熊猫快餐开始在美国市场迅速扩张。

从1983年第一家店开业,到如今它的身影已经遍布美国47个州,在全球拥有2000多家连锁店,员工23000名,年营业额约40亿美元,约合人民币260多亿元,并且仍保持着每周3家新店的扩张速度。
看到熊猫快餐在美国开了那么多家店,国外的华人也再在思考,为什么不在国内开设呢,明明中国才有着真正庞大的消费市场!

坚决不进中国,原因几何
熊猫快餐在海外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,却对中国市场“敬而远之”,创始人程正昌曾明确表示,中国不需要熊猫快餐,那里的竞争太过激烈,他们是做给外国人吃的。
从菜品口味来看,熊猫快餐的菜品是为迎合美国人口味而设计的,中国人的饮食口味丰富多样,对食物的色香味形有着极高要求,且各地饮食文化差异巨大。
熊猫快餐那些酸甜为主、口味单一的“假中餐”,很难满足中国食客挑剔的味蕾。比如其招牌陈皮鸡。

在中国食客看来,不过是一道改良的酸甜炸鸡,与正宗中餐里用陈皮精心烹制的菜肴相差甚远。
中国消费者注重食物的原汁原味,讲究烹饪过程中的火候和技巧,追求食物的“锅气”,而熊猫快餐高度标准化的制作流程,使得菜品缺乏这种烟火气和人情味。

而且中国餐饮市场堪称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之一,中餐菜系丰富,从高端的八大菜系酒楼,到街边的特色小吃店,各种层次、各种类型的餐饮品牌应有尽有。
无论是老字号餐厅,还是新兴的网红餐饮,都在不断创新和提升品质,以争夺市场份额,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,熊猫快餐这种定位相对单一的快餐品牌,很难找到立足之地。
与国内众多现炒现卖、强调新鲜和口味的中式快餐店相比,熊猫快餐的标准化菜品优势不再,反而可能因为缺乏特色而被市场忽视。

持续扩张与面临挑战并存
目前,熊猫快餐在国外依然保持着强劲的扩张态势,在美国它已经成为了消费者心目中的知名快餐品牌,品牌认知度高,拥有大量忠实顾客。
除了美国本土市场,熊猫快餐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,在加拿大、墨西哥、日本、韩国等国家都开设了门店。
随着全球对亚洲美食兴趣的不断增加,熊猫快餐有望继续扩大其全球版图,然而熊猫快餐也面临着诸多挑战。

一方面,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日益提高,对快餐食品的营养和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。熊猫快餐的菜品大多以油炸、甜辣口味为主,在健康饮食潮流下,可能会受到一定冲击。
为了应对这一趋势,熊猫快餐已经开始做出改变,比如从去年开始,将菜单中的炒面、茄子豆腐改良为素食友好的版本,以迎合“素食热”。

另一方面,随着全球餐饮市场的不断发展,竞争日益激烈,越来越多的亚洲餐饮品牌进入国际市场,如日本的拉面店、韩国的烤肉店等,它们与熊猫快餐争夺市场份额。
此外,一些本土快餐品牌也在不断创新,推出具有亚洲风味的菜品,进一步加剧了竞争,熊猫快餐的故事,是一个关于跨文化餐饮经营的独特案例。

结语
它通过对中餐进行大胆改良,适应美国市场需求,成功打造了一个全球性的中餐连锁品牌,而它对中国市场的谨慎态度,也反映出不同国家餐饮市场的巨大差异。
在全球化的今天,餐饮品牌要想在国际市场取得成功,不仅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产品创新和市场定位,还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口味偏好、文化传统和市场竞争状况。
盈股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